單車挑戰阿里山的賽事路線難度不下武嶺,甚至媲美環法大賽一級山岳,所以能夠吸引國內外單車好手參與挑戰。想要騎阿里山的想法在去年就已蠢蠢欲動,但因信心度不足,沒有伴也是一大原因。去年在完成宇老大滿貫及陽金3P之後,信心度大增。尤其開始揪團後,同事三名及同學五名表達高度興趣,一起報名參加,真的是千載難逢的機會。
報完名後憂喜參半,除了天氣之外,因為賽事日期適逢阿里山櫻花盛開,即便平日,阿里山的遊客就已經很多,更何況是星期假日的旅遊團,真怕因賞花車潮造成騎乘不順,不過既已報名,就Wait and See 囉。
~~~~~~~~~~~~~~~~~~~~~~~~~~~~~~~~~~~~~~~~~~~~~~~~~~~~~~~~~~~~~~~~~~~~~~
塔塔加(TATAKA),是鄒族原住民語言,意為寬闊、平台草原的地方,亦有「架高起來的平台」之意,用以形容這片高山之中的平坦鞍部。海拔2610公尺的塔塔加,是新中橫公路最高點,也是嘉義-玉山段(台18線)與水里-玉山段(台21線)公路之交界點。(以上引用玉山國家公園網站的解釋)。
此次台灣自行車協會舉辦的2012探索台灣系列-阿里山之美,主要騎乘路段就是台18線,起點是中華民俗村(台18/27K),終點是塔塔加(台18/108K)。活動相關資訊如下:
活動日期:2012年03月18日(日)
報到時間:
03/17(六)14:00~18:00時 (至指定地點報到)。
03/18(日)04:30~05:30時 (至現場報到)。
報到地點:嘉義中華民俗村 (中埔鄉社口村社口1號),TEL:0988-036692。
出發時間:03/18(日)06:00~06:30時 (出發後晶片即開始計時)
完成時間:8小時(時速約10公里/小時)
關門時間:
大會關門時間:14:00,全程設四處補給站(含終點補給站)。
第一補給站關門時間:09:00 (台18 距起點21K處) 提供:水、香蕉。
第二補給站關門時間:11:00 (台18 距起點43.4K處) 提供:水、香蕉、餐包。
第三補給站關門時間:13:00 (台18 距起點62.2K處) 提供:水、香蕉、餐包。
活動路線:中華民俗村~阿里山~塔塔加遊客中心(約83K)
雖然爬坡路段很恐怖,不過,研究了一下網路上曾經參賽過的選手的心得分享,已擬定了簡要的因應對策:
1. 第一段 0~7.5 Km, 150m 爬到 260m, 坡度較緩, 慢慢騎 當作熱身
2. 第二段 7.5~27.3 Km, 260m 爬到 1263m, 坡度5.22%, 要有耐心 慢慢爬
3. 第三段 27.3~50.1 Km, 1263m 爬到 1530m, 坡度較緩, 要有愛心, 讓腳及心臟休息一下, 慢慢騎
4. 第四段 50.1~63 Km, 1530m 爬到 2274m, 坡度5.84%, 要有毅力, 慢慢爬
5. 第五段 63~71.6 Km, 2274m 爬到 2303m, 坡度較緩, 偶有下坡, 要心存喜樂, 因為世界已踩在腳下
6. 第六段 71.6~83 Km, 2303m 爬到 2618m, 坡度3.22%, 要有決心, 終點塔塔加就在前方.
其實分析了半天,重點就是要慢慢騎啦!!
~~~~~~~~~~~~~~~~~~~~~~~~~~~~~~~~~~~~~~~~~~~~~~~~~~~~~~~~~~~~~~~~~~~~~~
活動日期是在3/18,參加選手可選擇在3/17提前報到,或是在3/18活動當天辦理報到,因為是一大早就開始,所以大家都在3/17就進駐嘉義,donO們在3/17都已報到完畢,我與同事因為時間配合不上,所以選擇在3/18當天早上再辦理報到。
雖然賽事報到時間不一樣,但是兩隊人馬還是可以一起在林聰明砂鍋魚頭店報到,共進晚餐。
嘉義雞肉飯、砂鍋魚頭、小菜&黃牌啤酒,真是道地又經濟的美食。
晚餐之後donO們住宿嘉義教師會館,我則與同事四人一同前往中埔,住宿其中一位同事在中埔的老家,雖然三個大男人擠在一間房內,但是省了一夜的住宿費,重要的是,中埔離中華民俗村很近,隔天一早不會太趕。
~~~~~~~~~~~~~~~~~~~~~~~~~~~~~~~~~~~~~~~~~~~~~~~~~~~~~~~~~~~~~~~~~~~~~~
賽前一晚通常會睡不好,此次也不例外,但還是準時於清晨04:30起床,05:00驅車前往中華民俗村,中途買了嘉義在地同事推薦的飯團(真是大顆又實在)當早餐,當然咖啡是一定要的。
由於賞花人潮過多,所以白天上阿里山的車輛會進行管制,我們的保母車必須要提早上山,以便及早通過管制點。所以到了中華民俗村後即在昏暗及忙亂中完成報到、組車、整裝及行李託運,擺平一切終於要出發時,才發現我的水壺沒水,主辦單位在起點也沒提供水,還好前一日同事有給我一罐小罐的礦泉水放在車上,就先頂著用了。更慘的是碼表竟然沒電,這樣賽前預設的SOP好像沒用了。其中一位同事更慘,一個3仟多塊的的馬錶竟然不見了,怎麼找都找不到,真是損失慘重。沒有了碼表,代表不知道速度與騎乘距離,還好阿里山公路一路上的里程標示都很清楚,一切就靠算數了。
即便賽前有點不太順,大會在報告什麼也沒在聽,熱身也沒做,但是團體照還是不可少。
起點:中華民俗村 & 拱門 (台18/27K)
donO 1986 壯盛軍容
6個donO,加一加近300歲,但是6台Giant,一樣的車衣,精神抖擻,看起來仍然Pro
當然還包含我的兩名同事,一起挑戰花蓮200K及雪霸的好友。另一名擔任保姆車司機的同事,已狂踩油門奔上塔塔加,在那裡等著接我們下山。
~~~~~~~~~~~~~~~~~~~~~~~~~~~~~~~~~~~~~~~~~~~~~~~~~~~~~~~~~~~~~~~~~~~~~~
終於出發了,就著晨曦,大家魚貫通過拱門,依照訂定的SOP,第一段起點到觸口屬於熱身階段,慢速前進,目標是觸口開始的第一段爬坡。
騎在路上,氣候宜人,景色迷人。
忍不住從身後拿出相機,開始行進中拍攝。
我拍景物時,Jeff 在身後拍我。
當Jeff 超過時,我也拍一張。
你拍我,我拍你,他拍我們。大家真是各顯神通,那個"他"到底是誰?
"他"當然是信心滿滿的大毛,看得出來心情多麼輕鬆。大毛後方的鐵人,依然騎得幽哉。
從觸口開始就是一段連續彎路28公里的爬坡路段,部分路段坡度為7%~10%,雖然很陡,但因為剛開始體力還很充足,並沒有特別困難。中途休息時,總是要拍幾張回首來時路。
第一休息站 (台18/48K)
騎乘20公里後的第一休息站,"茗"不虛傳 阿里山茶文化會館,距離出發時間兩小時。
看來Fuji 有贊助本次的活動,所有活動的帳棚都有Fuji的Mark。
donO們陸續抵達
沒有三兩三,那敢上梁山,donO 1986 能騎單車爬到這裡,當然名不虛傳。
橘子騎士三度聯手出征,也是不同凡響。
隙頂 (台18/53K)
從休息站出發後,要繼續騎到龍美,第一段爬坡才算結束,所以還有3.2公里。感覺上很快就經過龍美,等於爬一半之高度了。大家沒休息繼續奮力的爬幾段陡坡後上到隙頂,感覺景色不錯,阿里山難得來,千萬不要留白,所以立刻選擇下馬,人、馬、景都不要放過。
Jeff 上來了
大毛不落人後,也享有獨照一張
在此處沒能發現小豐,應該是在我們停車時衝到前面去了。
過了隙頂之後就進入阿里山的丘陵路段,上上下下的,有幾個陡上的髮夾彎,騎起來也不輕鬆,尤其要超越前車時,又要特別注意身後隨時會出現的遊覽車(這一路上遊覽車沒有斷過),廢氣加上無理的喇叭聲,真是令人氣結。
尤其沿路還有不少崩塌之處還在施工,非常驚險。因而騎起來特別容易累,所以要找理由休息。
18-66,希望騎來六六大順
第二休息站 (台18/70.4K)
在費盡一番功夫後終於抵達第二休息站,距離出發時間4小時。此處高度已經蠻高了,景色不錯,大家的氣色看起來也還不錯,不過連續爬坡導致乳酸堆積,雙腿已經有點酸了。
為了應付接下來的十字路至阿里山的最後一段陡坡,服用了一包In能量包,也在水壺內加入了大會提供的"運動力有養補給",感覺像是Popeye在吃菠菜,準備對付Bluto。
18-80 (台18/80K)
從休息站再度出發,兩名同事已往前衝不見了,只剩小豐、大毛、Jeff與我同行。時近中午,陽光普照,溫度升高,在從十字路到阿里山加油站,這段約10公里的路段,平均的坡度大概是6%,於是大家速度放慢了,休息的次數也變多了。
騎到18-80,此時距離18-88還有8公里,距離阿里山還有9公里,即便沒有樹蔭,還是要停下馬來休息一下。這時除了路上飆過的車輛外,已找不到路人甲、乙、丙、丁,只得輪流拍照。
這時美麗的天使傳來加油簡訊,大家精神為之一振,當然要在高山上留下帥氣的獨照!
沒樹蔭要休息,有樹蔭之處那還客氣什麼,當然要藉機休息一下,喘一口氣,舒舒筋骨。最後一段果然是惡魔,尤其肚子已經開始餓了。
在這之前,聽到救護車急駛而過,心想是否有人摔車了,原來是發生一起車禍,還好不影響單車通過,開山路車多路小,還是要小心。
我們四人在繼續龜速前進之時,後方騎著機車的工作人員經過,問我們是否需要補水,天氣這麼熱,當然是要的。大家把水壺加滿了水,幸運的是他的車上還有一串香蕉,這無疑是久旱逢甘霖,一人取用了一根,瞬間化為能量,讓我們有體力往阿里山上騎。
最後的幾公里別說是用騎的,看到這車陣及賞花人潮,真是寸步難行,用牽的還比較快。
18-88
歷經千辛萬苦,我們終於"牽"到了台18的88公里處,這對其他賞花旅客可能沒有什麼意義,但對單車挑戰者來說,這代表我們終於征服了最艱難的爬坡路段,抵達阿里山啦!
當下立刻請路過的一名車友甲把我門拍下這張合照,拍完立刻檢查,發現"台18"沒照到,這可不行,換車友乙再來一張。
拍照前特別叮嚀車友乙"人、車及里程桿子一定要全部入鏡,而且底片不用錢,請盡量照",哈哈哈,這次成功了。
台18-88離阿里山國家森林遊樂區入口仍有一小段距離,拍完照就以忽左、忽右及忽而中間的方式向前緩慢推進,此時,一名參賽車友告知已與大會聯繫過,因為塞車,所以今日的賽事不論是否完騎,主辦單位都會發放完騎證書及紀念獎牌,並於活動結束後將紀念獎牌及證書寄送給參賽車友。這消息不知是晴天霹靂還是振奮人心。總之我們騎上了阿里山,也算完成一項艱鉅的挑戰。
阿里山國家森林遊樂區入口
就先 到此一遊
然後 舉車慶祝
參賽車友消息不斷,但講法各異,重點是我同事開的車停在塔塔加,donO們的行李都放在車上,即便請同事將車開下來,阿里山森林遊樂區前一片混亂,汽車根本無法進入與臨停,雖然大家已經累到不想繼續爬坡了,但是總要有個折衷的辦法,於是決定加碼20公里,完成賽事最後一段的路程─阿里山至塔塔加。
1. 阿里山至第三休息站 (88K~91K)
這是一段不算太難的爬坡,但是人車擁擠,顯得困難重重,心裡開始有點擔心,這段路會騎多久?不多時到了第三休息站,但是已經沒有任何食物,問了工作人員賽事情形,仍然講法不一,不過確認搭乘接駁車下山的人員可於此處乘車。尷尬的是此處的手機訊號不良(只有中華電信才通 ),在無法聯繫donO的情況下,決定把水壺加滿,全速往終點塔塔加衝。
2. 快馬加鞭 (91K~99K)
接下來的路段平緩很多,人、車也明顯變少了,車速可以拉得很高,在一處訊號還可以的地方,告知小豐接駁車搭車地點後,繼續往前衝。大毛此時來電詢問是否須代購食物,心想就快到終點了(其實還有8公里),終點應該有吃的,所以回絕了,不過心中還是很感謝大毛的貼心。
3. 18-99
再往前騎了一段後,停下車來,拍了這張18-99 ,這有啥特殊意義嗎?答案是沒有,既然一路上已經拍了66、80及88,那99也是不錯的數字,只要不要越騎越久就好。然後再拍18-100,路旁的遊客一定覺得我很無聊。
4. 18-100
從小就被教育100是最好的數字,所以18-100當然要拍,說穿了不就是騎累了找理由休息吧,因為騎到這裡已經12公里了。路旁一台中型巴士上的遊客,看到我在那自顧自的在拍單車與路牌,熱心的幫我拍下這張破百紀念(不是破百,距出發點只有73公里啦),感謝這位熱心的路人。
5. 遊戲人間的猴子
在2仟多公尺的高山上,動物最大,因為稀有,所以要減速慢行 小心動物,更何況已經騎了74公里,也騎不快了。
前方真的發現猴子了,而且還蠻多隻的,我沒有停車,拿出相機,再次施展行進間拍攝,還好騎得很慢,沒有失焦。
6. 玉山國家公園
騎到這裡,跟上武嶺一樣興奮。
又一個善心人士,替我留下了珍貴的紀念照
7. 千山我獨行
台18/100K至108.5K終點塔塔加路段,就又開始爬坡了,雖然坡度較緩,看起來像平路,但是騎乘速度已經變得很緩慢,於是拿出相機,用拍照分散注意力,這樣騎起來比較輕鬆。整條公路,在前後無人之情況下,真是千山我獨行。
這裡的景色是很美的,只是溫度有明顯下降,手有點冰,又是行進間拍照,有點模糊,這樣也好,有點速度感。
對向出現回程的車友,速度很快的就騎到我身邊,可見他在輕鬆下滑,我在努力爬坡,他對我喊了聲「加油」,我回了聲「謝謝」。在此之後對向又出現了10來位車友,同樣的打氣及回話10來次,很感動。
8. 終點快到了
從10Km,5Km,終於看到了 1Km to go 的標誌牌,心中雀躍不已,不管旁邊有注意落石的警告標誌,幫FCR先拍張照再說。
但是前方不遠處還有另一個三角形的標誌,連續彎路一公里,也就是說107.5K~108.5K最後這一段仍是"連續一公里的爬坡",還真是折磨,那就繼續爬吧。
再往前騎一段,開始起霧了,辛苦爬坡還是不要忘記拍照。
9. 終點
下午14時40分47秒,終於騎到了終點塔塔加的上東埔停車場,阿里山到塔塔加20公里,騎了近1小時10分鐘。全部賽事82公里,總共用了8小時35分36秒。
終點處提供熱食的地方,有水、瓦斯、鍋子,還有一箱箱的泡麵。
衝進終點拱門的那一剎那,感覺真是美好,代價就是這一碗加了丸子的阿里山泡麵 ???
幸好還有紀錄成績的完騎證明書及獎牌,可以當天就帶回家。
10. 征服
到了至高點,除了可以享受再次征服大山的成就之外,更享有最佳的視野。
雖然實力沒能像這位第一名的車友(09:58即騎到終點,真是神人)
亦沒能像前幾名的車友還享有美女獻獎牌的福利
替我掛牌的是位資深美女,但是最重要的是,找到了我們的保母車,可以不用自己滑下山了。
一切就緒後,與donO們約定在第三休息站碰頭取行李,並留下了兩張合照,爲這次挑戰阿里山畫下完美的句點。
後記
開始撰寫這段艱辛的單車挑戰阿里山的紀錄時,才又花了一點時間去研究玉山國家公園,其實當時因為時間限制,許多景點只有經過時短暫的欣賞一下,沒有充分的時間尋幽探訪,有點可惜。(以下景觀介紹及圖片節錄自玉山國家公園網站)
這麼說的意思是................. (The End)
~~~~~~~~~~~~~~~~~~~~~~~~~~~~~~~~~~~~~~~~~~~~~~~~~~~~~~~~~~~~~~~~~~~~~~
(1) 台18線104.2K (石山)
新中橫公路屬於國家公園範圍內之路段至此為止,在此可眺望阿里山山脈及神木溪谷;秋冬之際山谷裡的紅炸槭葉片轉紅燦爛奪目,是您賞紅葉最佳之處。這個區域常見台灣獼猴活動,為了保護牠及您的安全,請勿驚擾、餵食。
(2) 台18線108K (上東埔)
上東埔並非東埔溫泉區之東埔,這裡是登玉山重要步道入口之一,並為楠溪林道的起點;停車場下方有東埔山莊,提供住宿服務。
(3) 台21線145K (塔塔加遊客中心)
塔塔加是新中橫公路最高點,台18、台21線公路在此相接;塔塔加遊憩區有步道供大眾健行,遊客中心設有展示室、多媒體等解說諮詢服務;另設有餐飲部,提供餐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