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算是這次單車旅遊的最後一天,其實左營是當初決定逆時鐘環島選定的第一天行程,考量天候、路線、距離、時間及體力的狀況下,才改成從清境出發,順時鐘環島,所以再怎麼樣,也要遊一下左營。
一早先去蓮池潭繞了一圈。
各縣市政府為了推廣單車,在景點附近之十字路口多已設有行人及單車專用天橋,對行人及車友都很方便、又安全。
通天鎮地柱,今天就從這裡開始環潭一周。
雖然此地規劃的也不差,不失為高雄人休憩的一個地點,但在看過武嶺、武陵農場、台東森林公園及花東海岸等大景後,這裡真的只要繞一圈就好。
龍虎塔
接著將行李寄放於車站,與Grant會合後開始今天的逍遙遊。
一開始的目的地是壽山,但免不了的還是要經過市區,乏善可陳,直到遇見
美術館
隨意的拍了幾張照片,由於溫度開始升高了,還是盡快往山上騎吧。
市區的林蔭步道
很快的就到了壽山,開始爬坡。
第五天不知道是心情有些鬆懈,還是體力也有些下滑,爬起坡來還真吃力,連拍攝模式都忘了復歸。
壽山國家自然公園
壽山動物園
接下來即是一段上上下下的山路,在穿過中山大學校區後,接上柴山大路 (Grant平日練車的路段),雖名為大路,其實很小。不過車少,騎起來很舒服,而且在半路遇見大群獼猴。
母猴帶小猴
樹林間有很多
馬路上也很多,看起來很兇,不過身上沒有食物,不用怕被攻擊。
不久就騎到了路的盡頭,再往前就是營區,屬管制區,長期逗留,阿兵哥就會稱職的吹哨子,提醒你不能拍照。
這張是賺到的,因為拍完,阿兵哥就吹哨子了,只好回頭。
接下來,Grant充分展現誠意,一會兒上,一會兒下,像是要將他的私房路線及密徑,都帶我們繞一圈一般。
山海宮,我們不是來拜廟,而是來賞景。
由此處的觀景平台往外看,景色很棒,不過代價很高,等下要爬個大陡坡才能回到柴山大路。
此次經過親身驗證,Grant的私房路線通過考驗,有難度也有美景。
接下來就一路下滑至中山大學校區內,這還是第一次來,不免俗的在行政大樓前來張到此一遊。
然後就要騎過西子灣隧道,到輪渡站搭渡輪了。
西子灣隧道
隧道略顯老舊,而且有工事在進行。
穿過隧道,來到西子灣熱鬧的大街上,天氣熱,先來碗冰吧。
海之冰,很有名氣。
店面寬度從一間擴大成三間
料多實在,又好吃。
我們搭上了旗鼓一號
若將單車換成舵,Grant看起來還蠻有船長的架勢。
渡輪雖小,卻成了居民及觀光客的主要工具之一。
快樂出航啦,雖天氣不佳有點濛,但遠處的85大樓、麗星郵輪及商船仍清晰可見。
比起渡輪,麗星郵輪就顯得氣派多了。
轉個彎,旗後山及西子灣一起出現在眼前。
旗后山最具代表性的景點就是旗後燈塔及旗後砲台
要騎上燈塔處可是要花點力氣,不過既來之則安之。
到達燈塔下方的休憩區,大樹下可以盡覽旗津地區。
燈火通明時,在此看夜景應該也不錯。
不過,要看得更遠,還是要爬得更高一點。
旗後燈塔
遠眺西子灣
逛完燈塔,要看砲台,得先滑下山去,再爬上山頭的另一邊去,中間會經過旗津漁會專用電台。
轉個彎就是旗後砲台
站在高台上遠眺
整個旗後砲台,三人獨享,很享受。
黑白照片的感覺很棒
離開旗后燈塔及砲台之後,沿著旗后山邊一條單車道騎往旗津星空隧道,這座大型看板應該是給商船看的。
這條單車道叫做馬雅各紀念自行車道
為紀念19世紀來台進行醫療宣教的馬雅各(James Laidlaw Maxwell)宣教士,高雄市政府特地在他當年登陸的地點,即今日的高雄旗後山星空隧道出口,設立紀念碑。
來自蘇格蘭的馬雅各,1865年在打狗(高雄舊名)下船,前往府城宣教,因為當地漢醫的反對,轉到旗津開設台灣第一家西式醫館「旗後醫館」,培育地方西醫人才,1868年他又回到府城開設醫館,是台南新樓醫院的前身。馬雅各奉獻台灣16年的歲月,被譽為台灣現代西式醫療先驅。
旗後山星空隧道出口的紀念碑整體意象為一棵樹,愛心形狀的葉子刻著馬雅各抵達台灣的日期。而葉子包覆的台灣,象徵他守護過的台灣人民;基座的天使之翼和雙手,代表馬雅各付出一己之力,為台灣基督教和醫療的奉獻。
「馬雅各紀念自行車道」的路標也延續紀念碑的造型設計,路標上方還有類似的愛心設計,引人走向正確的路。
旗津星空隧道
星空隧道所在之處為珊瑚礁岩,上方即為旗後砲台。
以前有阿兵哥駐守,很少人知道,現在已開放,隧道內頂部有夜光造景,拍手時會有鳥叫聲(不過不是很好聽)。
過了隧道,已經是下午13:30了,快餓昏了,該好好犒賞一下自己了。
鴨角海產海鮮大餐
由於天氣熱,點了一瓶啤酒,喝完再追加一瓶,真是暢快。這家店的海鮮不錯吃,來旗津時要記得來嚐嚐。
飯後,沿著旗津踩風大道一路慢騎,其間可經過旗津海水浴場、風車公園,吹著海風、賞著海景,不失為一大享受。
旗津風車公園
岸邊還可看到釣客垂釣
大船入港
港口外還有很多排隊等著入港的商船
騎著騎著,竟然騎到快睡著了 ,不知是酒精作祟,還是天氣熱容易累?
還是歸心似箭....................
想想,旗津也遊得很徹底了,是該折返了。
於是三人踏上歸途
沿著旗津二路騎至中洲輪渡站
中洲輪渡站
再次連人帶車上了渡輪
旗津 再會了
航行當中發現這遊艇還真漂亮,製造費用鐵定高昂。
於對岸之前鎮輪渡站下船後就沿著愛河自行車道一路往回騎,85大樓隨處可見。
愛河自行車道
為多樣化型態的行車路線,整個自行車道系統皆兼具城市景觀特色,將高雄的山水及海港特色融入其中,並以人文、生態及社區鄰里為主軸,車道北自蓮池潭,南至愛河出海口,整個車道系統並設置五個迴圈,沿著愛河自行車道除了享受御風而行之樂,沿線兩岸的親水設施、公園綠地、博物館等觀賞遊憩景點,都可以輕鬆地納入單車的旅遊行程內。要飽覽高雄市最著名的景點『愛河』,愛河自行車道是最便捷、自主且環保的選擇。
雖然單車道很美,但因時間之故,只能驚鴻一瞥,沒能細細品味,有點遺憾,但凡事留一點點遺憾,反而更容易促成另一次的發現之旅,不是嗎。
到了左營站前,再吃一碗用秤的銼冰後與Grant道別,取回寄放的行李並至捷運站內的7-11領回車袋,迅速將單車打包後,與 Jeff 搭 18:18 的列車北上,此次五天四夜的單車環島探險之旅就在高速移動的列車中圓滿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