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時決定的行程,熟悉的地點,三五同窗好友,用不同的方式與速度慢遊淡水,處處皆是全新的體驗。

關渡橋第一景

關渡棧橋碼頭 巧遇毛哥夫婦 (巧遇不是不可能,但機率甚低,不過,確實是1.5小時前才約的。)

藍天白雲,再加上清晰的觀音山、淡水河、關渡橋,這樣的場景,在此拍一整天,我都願意。

金色水岸 單車道

相約山盟海誓? 還是活到老、騎到老?  前有觀音山、淡水河,頭上還有兩盞明燈,大家一起來見證。

抵達淡水,午餐地點由地陪推薦馬偕博士後方的中山五十六(傳統切仔麵、古早飯的創始店)。 嗯,好吃。

飯後就從馬偕街開始掃街 (註:午餐前晴空萬里,用餐時下起小雨,飯後又雨勢暫歇,真是出運了。)

淡水教會

依拍攝的角度來看,攝影師應該是要躺在地上了。

哇! 這張是被設計的,所費不貲,哈哈。

牽車散步,也是一種幸福。

小白宮

粉色的珊瑚藤,背景一片灰濛濛的出海口,更顯嬌豔。

淡江中學 原住民石板屋

淡江中學 八角樓

真理大學

美景當前,適時記錄,來年才能有所回憶。 這時候,攝影師就相形重要。但攝影師其實是很辛苦的,因為必須爬高蹲低,而通常....

不是看不見臉

還要在太陽下曝曬

而且大多情形下 只能看見背影

所以,此行不得不說的秘密是:雖然我們中午吃了中山五十六,很飽,但拍了三百五十六張相片,又餓了。

牧師樓咖啡下午茶,彷彿及時雨,可以解解饞。

慢步回到教士會館已屆關門時間,大門深鎖,但停車之處的小門,留有開口,讓我們能順利取車返家,真是善心的教士。

天色漸暗,打道回府,淡水金色水岸仍舊有著致命的吸引力,但遠離河岸邊喧囂的人潮,三五好友漫步悠遊一條街,身心靈都獲得極大的滿足。

後記

今日中文導遊提及五虎崗,激起研究的興趣。爬文之後,摘錄於下:

五虎崗為5座山崙,台語俗稱丘陵為「崙」。若從河口方向由西北往東南算起,五座山崙(崗)分別是:

  • 第一崙(崗):昔稱烏啾埔,即今淡水高爾夫球場,涵蓋埔頂以北地區,範圍極大。清法戰爭後,劉銘傳在此建滬尾礮台(北門鎖鑰),一直為軍防要地。
  • 第二崙(崗):昔稱埔頂,清領時期在河濱設有砲台,因此又稱為「砲台埔」,是今日紅毛城真理大學淡江中學文化國小所在地,此山頭以洋樓、學校林立聞名,清治時期即是洋人聚集地,也是台灣與外來文化接軌的地方,更是馬偕發祥地。
  • 第三崙(崗):昔稱崎仔頂,是以漢人市街為主的發展地,大致位於現今清水街重建街北段位置,崗頭是清水祖師廟,下方則是福佑宮
  • 第四崙(崗):昔稱大田寮,現今是淡江大學校地所在,兩側谷地則為淡水新興市區;淡水八景之一「黌岡遠眺」就是由此崗瞭望淡水的觀音山與淡水河。
  • 第五崙(崗):昔稱鼻頭崙,即今日聖本篤修道院、第一公墓、鼻頭街、殼牌倉庫和淡水水上機場等所在地區。

donO們,何時再戰五虎崗?

 

凡騎過必留下騎跡

arrow
arrow

    保羅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